《千年古鹽田》
硯石棋布落玉盤,風韻千載古鹽田。
盈池鹵水烈日曝,酸甜苦辣它正咸。
注:千年古鹽田位于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的千年古鹽田,被辟為旅游景點。鹽工們根據海南島高溫烈日的特點,改變過去"煮海為鹽"的方法,用經過太陽曬干的海灘泥沙澆上海水過濾,制成含高鹽分的鹵水,再將鹵水倒在石槽內,經暴曬制作成鹽巴。由于這里的鹽味鮮,并對多種疾病有療效,清朝乾隆皇帝聞報后,御書"正德"賜給鹽田人。海南千年古鹽田被譽為最早采用日曬的制鹽場,至今保留完好的原始民間制鹽工序的古鹽場。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。鹽田村仍有30多戶鹽工,每天都在這片鹽田上沿襲著1200多年來的古老方式勞作。
1200多年前的唐末年間,一群福建莆田的鹽工不知什么原因,千辛萬苦遷居到當時海南島西部的古儋耳郡,在洋浦半島的海邊開山辟石,建造家園和鹽田。他們的鹽田十分獨特,將海邊大片的天然火山巖石削去一半,在石頭頂部除四周留出凸邊外,把中間打磨平滑,做成石槽。平時在這些石槽中注入經海泥過濾后的海水(漲潮時海水就會自動漫入這些鹽槽),靠陽光曬出高品質的食用鹽。由于這種方式開創了高產量的"日曬制鹽"的先河,清朝乾隆皇帝曾御書"正德"賜給這些鹽田人,后來人們也稱這里為"千年古鹽田"、"新英古鹽田"。
《海南白馬井》
移步換景洋浦灣,東坡書院謁子瞻。
白馬涌泉伏波廟,漁婆荷擔登木船。
注:1. 東坡書院:位于海南島儋州市中和鎮的東坡書院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古時候是儋州府所在地,彎彎曲曲的村街,全用青石板鋪成,古廟古寺石碑隨處可見。古老的東坡書院就在一片椰林之下。東坡書院占地25000平方米。1996年被授予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為海南重要的人文勝跡之一。為紀念北宋大文豪、謫臣蘇東坡而建于北宋(1098年),后經重修,明代(1549年)更名現名。書院大門軒昂宏闊,院里古林幽茂,群芳競秀。載枉酒亭、載酒堂、奧堂龕等建筑古色古香。
2.子瞻:蘇軾(1037~1101)字子瞻,又字和仲,號"東坡居士",享年66歲,宋代文學家,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。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,贈太師。眉州(即今四川眉山)人,漢族,是蘇洵的大兒子,北宋著名文學家、書畫家、散文家、詩人、詞人,豪放派詞人代表。
3.白馬井:在隋唐時就有文字記載,抱驛都舊志云:后伏波將軍乘白馬刨沙得泉,因為井去海濤才四十五步,其味清甘,鄉人于井上立伏波廟。又云:唐懿宗咸通五年,命辛傳李四將部兵過南灘港,適渴其白馬澌啖刨沙得泉。我國杰出作家、大詩人、歷史學家、考古學家郭沫若1961年游覽考察白馬井時寫的《白馬井港》詩,在詩序中有段關于古跡的考證的文字:在港口附近,聞跡有井,有祠祀伏波。傳說伏波將軍來此時,有白馬蹴地得泉,鑿井因名"白馬"。此望文生訓之說耳,實則白馬即是伏波,古無輕唇音,伏讀如白,波馬音亦相近。由此古音,可斷定伏波將軍確曾前來儋耳。唯不知系路伏波抑馬伏波耳。蘇東坡《伏波調記》云:"漢有兩伏波,皆在功德于嶺南之民。前伏波,邳高路侯也。后伏波,新息馬侯也。……古今所傳,莫能定于一"。東坡生于北宋,已難"定于一",今則更難定矣。
《母親節隨想》
紙鳶高飛云飄蕩,相思無形日夜長。
寸草春暉何以報,淚珠悄然劃兩行。
《紛紛亂》
日出東海云半掩,碧波浩渺天涯遠。
一夕千念隨風去,袒胸醉臥白沙灘。
《人生苦短》
人活一世幾多年,光陰荏苒彈指間。
耳目之欲乃深壑,得隴望蜀總難填。
朝生暮死恍若夢,臘盡春回化流年。
何不信馬由韁去,逍遙無忌樂翩躚。
《混沌》
黑云壓城滾雷鳴,電光閃耀大地驚。
雨幕簾天一世界,混沌不分濁與清。
《夕陽西下》
落日生煙映金輝,紅霞迷途漫天飛。
釣叟移舟徑自去,村童跨犢唱晚歸。
《夏夜納涼偶得》
云無居所全憑風,山高千仞露崢嶸。
斫方為圓非所欲,濯纓洗耳撥油燈。
《晚歸》
清水恬淡湖如鏡,紅荷高張橋自橫。
漁郎泊舟柳樹下,夕陽無意纜烏篷。
《江海匯·晨思》
海沸江翻夜無眠,沙洲靜臥月正酣。
?;∨钍鸽S風逝,紅塵如夢心如煙。
海南省南?,F代漁業集團有限公司 ?2017 All Right Reserve 瓊ICP備17001608號